随着淄博旅游走红,不少地方都开始积极尝试“放下身段”,千方百计“宠游客”。
据封面新闻报道,青海省西宁市文明办微信公众号“文明西宁”于近日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一起做周全的服务者,积极加入旅游服务志愿者队伍,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主动让出自己的车位,主动贡献自己的车辆,主动邀请游客到自己家中用餐、留宿。如此“宠游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西宁版本的“宠游客”,是在资源约束下积极探索怎样为游客提供更好体验的新尝试,想解决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西宁的新招,表达了对游客的重视和欢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身就有话题度。从这个意义上观察,西宁提出的倡议,也有益于西宁旅游形象的树立,为西宁的旅游热度又加了一把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短期内游客数量大幅增加,超出了目的地原本的承载力,必然会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形成重重压力。市场调节的供给增加具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管理部门协调的公有存量资源,其数量也难以满足需求。更多地动员社会资源,也就随之成为解决问题的选择之一。
但是,也要认识到,西宁的倡议,应该也必须只是短期内的应急之举,重点是不具有强制性。以免费提供停车位、交通工具以及住宿资源的主动姿态参与到服务游客中去,值得鼓励和倡导,但是如果不参与,也应该予以充分的理解,不应该为此遭受到任何的压力。
▲西宁市麒麟湾公园一角。 图/新华社
欢迎游客,建设主客共享的美好空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来就是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双向奔赴。如果在其间对任何一方的感受有所忽视,可能就会产生与期望中的美好不那么合拍的情况。这是所有旅游目的地,都应该力图避免的。
事实上,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可以看作是地方治理水平的试金石。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与目的地的建设、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关联,决不仅仅与旅游管理部门相关。无论是公共服务的提供、市场秩序的维护、营商环境的优化、基础设施的配套和人才的培养,还是旅游形象的树立、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要素的完善,都是旅游目的地整体提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果要获得比较满意的成果,都或多或少需要多个管理部门的联动和协调,对治理能力提出了高质量要求。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短板,都有可能很明显地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吸引力。反之,从某一个方面取得的突破,固然可能带来关注度和吸引力,但是只有在整体提升的框架下,才有可能取得真正长久健康的收获。
因此,西宁提出的倡议,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效,但是要有可持续性,依然需要取得更多方面的认可和参与,也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比如,具体到游客接待能力的提升上,开源是基本方向,也是行动所指向的期待结果,这就与管理部门治理能力是否达成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改善了营商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坚持依法行政,守法诚信,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就会有更多的市场主体愿意加入到旅游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来,开源就有了保障。
▲西宁市南山公园。 图/新华社
在治理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通过数字技术精准预测包括旅游消费和旅游交通在内的各种需求,获取这些需求的规模、结构和时空提振,以此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提高旅游供给质量。
利用数字技术,可以改变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寻求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合理关系,提升旅游生产要素组合效率。如此,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而不是为需求所困。
当然,还需要秉承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既要全领域实时地预判和监测,也要考虑和充分理解到特殊时段、特殊地点游客和市场主体、从业人员的不得已。
比如,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形成可以参照的“不罚清单”,对于违法停车等情节轻微、无主观故意并及时纠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于处罚。只有让游客感受到包容的城市底色和诚信经营的旅游环境,敢消费,放心旅游,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才会越擦越亮。
不仅如此,必须要让当地居民感受到目的地同样重视自己的感受,并且真正地下功夫去满足当地居民的感受。旅游目的地不仅仅是服务游客的,服务好居民和市场主体同样是旅游目的地的根本任务。
只有居民和市场主体感受到旅游带来的积极变化,而不是为旅游的发展所影响,只有市场主体感受到平等诚信的营商环境,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对旅游持正面态度,欢迎游客的居民才能真正形成主客共享的美好空间,近者悦远者来才会成为美好的现实。
撰稿 / 杨劲松(中国旅游研究院 )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吴兴发
标签: